目前企业微信的一大痛点是,原先已经创建好的微信群无法添加企业微信账号,微信群不能一键变成企业微信群。
导致不少企业转用企业微信后,不能用企业微信联系所有用户。
另一方面,现在个人微信缺乏群管理能力,比如群自动回复、入群欢迎语、群自动踢人等功能均不支持,只能通过外挂工具来完成,但这类不合规的软件使用风险非常高,极易封号。 所以很多企业都想尽快拥有群迁移功能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微私域运营。 就在企业微信最新的 3.1.10 版本中,还有两大隐藏的重要能力。
1.群迁移功能面向所有教培行业开放,可以将微信群迁移到企业微信上
操作很简单,只需在企业微信中,找到迁移微信群的入口,确定需要迁移的微信群,即可批量将所有微信群变成企业微信群,直接在企业微信群中继续服务管理,nice~
该迁移功能,管理员和普通成员都有使用权限,但迁移后的企业微信群无法再变成微信群。
2.新增学员通知功能,每天可向每个学员或学员群最多群发 5 次消息,方便开展课程,提供督学服务
和以往成员每天仅能群发 1 次的规则不同,教培机构拥有更多的群发次数。
– 在学员联系、学员群中,成员每天最多可群发 1 次
– 在学员通知中,成员每天最多可群发 5 次
注:学员通知功能需将企业微信更新到最新 3.1.10 版本才会有
所以实际上教培机构每天拥有 6 次消息通知机会,可以尽心做好服务工作,将活动通知到位。
群能力的升级对教培行业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:
1.吸引更多企业转用企业微信
现在很多教育企业已经在用企业微信了,包括好未来、中公教育、新东方等知名机构,但仍有一些企业,因为各种顾虑未开始使用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微信群客户无法迁移,且全面使用企业微信后,员工也无法用企微账号加入个微群。 但现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,再加上更多的群发次数,自然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使用企业微信。
2.快速迁移,减少客户流失
之前想要完成群迁移工作,只能创建新的企业微信群聊,依次将微信客户拉进群,或者统一让个微群成员主动扫描企微群二维码进群,这些都不算很好的解决方法。
尤其对教育、电商这些重社群运营的企业而言,手动迁移工作非常大,效率低,还会造成客户流失。 现在个微群可以一键变为企微群后,迁移快,操作也更简单,无需员工在群内引导,即可无缝完成群迁移。
客户也不会在迁移过程中流失掉! 可以说,本次群迁移能力的开放,对于教培机构全面转向企业微信,在企微中实现统一管理,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迁移能力是否会继续开放 其实除了教培机构,其它行业也需要这个功能。准确来说,是所有之前在微信群中运营客户,现在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,都迫切需要这个功能,那么后续这项能力会开放给其它行业吗?
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,但是全面开放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 做出这个推测,主要有两个依据。 第一,去年微信封禁WeTool,业内很多朋友应该都清楚,当时还流传着一张截图,官方表示有意向提供一个迁移工具给大家使用。
第二,个微群可以直接转变成企微群,这项能力之前就已经在企业微信教育版全量上线了,但仅限教育行业的“学前教育”、“初中等教育”这两个类型使用,这次进一步开放给了其他非公立学校,有了一次开放,也有可能二次开放。
正如之前的会话存档功能,从金融行业开放为全行业,如客户朋友圈功能,从无到有,从每天一条到每天三条,企业微信功能也在逐步完善中~
企业微信社群现在有哪些能力
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同时运营微信群+企微群,但企业微信的社群功能,已经远远超过了微信群,绝对是企业运营客户群的首选。 目前企业微信服务商微伴助手+企业微信,已经拥有:
1.多种高效建群方法
- 自动拉群:客户扫码会不断进入新群,群满后自动建群,无需手动拉群
- 标签建群:将同一标签的客户拉进同一群聊,帮助企业精准运营社群
- LBS建群:根据客户的地理位置,将客户沉淀到附近门店群,通过门店自提、外卖促进客户复购
- 无限拉群+一键拉群+模板拉群:显著提升整体拉群效率
2.丰富的社群运营功能
- 入群欢迎语+客户群群发:快速触达客户,减轻员工工作量
- 群自动回复:根据关键词自动回复群消息,提升群回复速度
- 群SOP:标准化推送群消息,让客户持续在群内交易
- 群打卡+群红包:活跃群聊,留住客户
- 群聊质检:提醒员工及时回复客户群消息,提升群服务质量
- 群裂变:低成本快速扩大客户群规模
3.完善的群管理能力
- 群自动踢人:自动给违规客户发警告、踢出群聊、拉进黑名单,实现社群高效管理
- 群客户去重:将加入多个群聊的客户一键移出,提升运营效率
- 离职群继承:离职员工的客户群批量转接给其它员工继续服务
本次更新的微信群迁移和增加群发次数功能,虽然只开放给了教培行业,但对其它企业来说,也让大家看到了更多希望。
如果想使用上述企业微信社群能力来辅助高效运营社群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~
原创文章,作者:婕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eibanzhushou.com/blog/155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