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老陈,在南京玄武区的社区开便利店 5 年了。以前总觉得 “私域” 是大超市、连锁店玩的,跟我们小个体户没关系。直到 2023 年,店里的店员小张离职,带走了她微信里 800 多个客户 —— 那些可都是 “每周来 3 次买早餐”“常买烟酒” 的熟客,我蹲在店门口抽了半包烟,琢磨:“要是有个东西,能把客户‘锁’在店里,知道谁爱买啥,发消息别发错,该多好?”
一、用企业微信工具前,我的私域是 “假私域”
那时候的私域,就是把客户加到店员个人微信里,结果:
- 店员离职,客户跟着走,新店员得从头 “攒”;
- 想发 “鸡蛋特价” 消息,翻遍通讯录找 “常买生鲜” 的客户,结果发错了 30 个,被吐槽 “总发不相关的”;
- 搞 “满 30 减 5” 活动,花了 2000 元,只多卖了 3000 元,到底值不值?我自己都迷糊。
直到隔壁奶茶店的小林说:“试试企业微信工具吧,我们店用着挺省心。” 我将信将疑试了一周,彻底改观 ——
二、用企业微信工具后,我的私域 “活” 了
1. 客户终于 “属于店”,不是 “属于员工”
现在客户加的是 “老陈便利店” 的企业微信,员工离职时,点一下 “客户继承”,她手里的客户全转到新店员微信里。去年小张离职,780 个客户 1 小时就转完了。新店员小李接手时,能看到每个客户的聊天记录:“王姐每天买豆浆”“李哥每周五买啤酒”。小李第一次跟王姐打招呼就说:“王姐,今天豆浆新磨的,给您留了热乎的!” 王姐笑着说:“你们记性真好,比我儿子还记我早上喝啥!”
2. 发消息不再 “碰运气”,知道 “谁爱什么”
现在客户加好友时,工具自动打标签:“从抖音来的”“常买早餐”“爱买烟酒”;聊天时提到 “喜欢无糖可乐”“想要便宜点的鸡蛋”,系统也能自动记下来。上周鸡蛋特价,我给 “常买生鲜 + 爱买鸡蛋” 的客户发 “新鲜土鸡蛋,比市场便宜 2 块”,给 “从抖音来的” 客户发 “9.9 元鸡蛋尝鲜装”。结果消息打开率从以前的 10% 涨到 35%,当天卖了 120 斤鸡蛋,比平时多赚 400 多。
3. 钱花在哪,效果看得见
以前搞活动像 “蒙着眼睛扔飞镖”,现在工具里有个 “数据看板”,打开就能看到:“这周加了 36 个客户,其中 18 个是老客推荐的”“发鸡蛋消息,带来了 52 单”“买牛奶的客户,30% 会买面包”。上周我看数据发现 “买牛奶 + 买面包” 的客户最多,立刻搞了 “牛奶 + 面包立减 3 元” 的活动,结果这两天每天多卖 30 个面包。
三、社区里的其他老板,用企业微信工具各有各的 “巧”
其实不止我家店,社区里的其他老板也在用这套工具,各有各的 “用法”:
1. 楼下培训机构(张老师):试课转化率涨了 3 倍
张老师的少儿编程机构以前发试课消息,100 条只有 10 个人点开。现在用企业微信工具给客户打 “4-6 岁”“咨询过 Scratch” 的标签;设置 “跟进提醒”:试课后 1 天发 “孩子课堂表现小视频”,3 天发 “正课限时优惠”,7 天发 “学员作品展示”。上季度试课转化率从 25% 涨到 75%,张老师说:“以前老师记不住谁该跟进,现在系统自动提醒,效率高多了!”
2. 隔壁火锅店(刘老板):社群从 “广告群” 变 “吃货群”
刘老板的社群以前全是 “锅底特价” 广告,活跃率不到 20%。现在用企业微信工具给群成员打 “爱吃辣”“常来周六” 的标签;发消息时,给 “爱吃辣” 的发 “新上小米辣锅底测评视频”,给 “常来周六” 的发 “周六锅底 5 折 + 免费酸梅汤”;还搞了 “群打卡送冰粉” 活动,每天有 30 多人打卡。现在社群活跃率涨到了 55%,刘老板说:“群里不再是‘广告群’,成了‘吃货群’,老客到店率翻了一倍!”
3. 童装店(李姐):复购率从 20% 涨到 60%
李姐的童装店以前客户买完就走,现在用企业微信工具记 “买过夏装”“女宝妈妈”;换季时,给 “女宝妈妈” 发 “秋装上新 + 宝宝上幼儿园搭配图”,给 “3 个月没买过” 的客户发 “老客专属 10 元券”。上个月统计,复购的客户里有 40 个是被精准唤醒的老客,复购率从 20% 涨到了 60%。李姐说:“以前客户买完就走,现在能‘想起来’他们,生意才做得长久。”
四、小老板最关心的:贵不贵?难不难?
刚开始我也怕 “工具太贵”“学不会”,结果发现完全不用担心:
1. 价格实在,小店铺也能用
我用的是基础版,一个月 399 元,加好友、打标签、发消息这些功能全有;后来搞活动,加了个 “裂变工具包”,一个月多 100 块,划算。张老师的机构(20 人团队)加了 “营销扩展包”,一个月 1200 块,她说:“以前请运营专员一个月 6000,现在省了大半,效果还更好。”
2. 操作简单,50 岁阿姨都会
我 52 岁的店员王姨说:“刚开始怕学不会,结果教我群发消息 —— 选标签、写内容、点发送,就三步!现在我发消息比我闺女发朋友圈还快。” 工具界面像微信,没有那些 “客户生命周期管理”“RFM 模型” 之类的术语,老板和员工都能上手。
3. 数据安全,自己掌控
张老师的机构是做教育的,客户信息敏感。工具支持 “混合云部署”—— 聊天记录、客户资料可以存在机构自己的服务器里。张老师说:“就像把钱存在自家保险柜,比存在别人那里踏实多了。”
五、最后想说:企业微信工具不是 “高大上”,是 “接地气”
以前我觉得 “企业微信工具” 是大公司用的,跟我们小个体户没关系。现在才明白:它就是个 “私域小管家”—— 帮我记住客户的喜好,跟上客户的需求,算清运营的账。
现在我的店,每天有 15 多个客户主动来问 “今天有啥特价”,老客复购率从 20% 涨到 60%。上个月有个客户跟我说:“老陈,我之所以总来你家,不是东西多便宜,是你记得我早上爱喝豆浆,发的消息都是我需要的。”
其实哪是我记得,是企业微信工具帮我记着呢。
如果你也像我一样,是个小老板,想把熟客留住,不妨试试这套工具。现在很多社区店都在用 —— 你家楼下的奶茶店、孩子的培训班,说不定就在用。反正能免费试用 7 天,就当给店里 “请个小管家”,万一能多赚点呢?(悄悄说:我邻居用了之后,上个月多赚了 5000,你要不要也试试?)